知足常乐,乃是人生中的一种美好状态。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那么得与不得有什么关系呢?只不过生死耳。生死又有何关系呢?人百年之后,皆归尘土,一幅臭皮囊又有何眷恋?所以那一点点能维持生命的食物,又何必在乎得与不得?是你的始终是你的,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。世间万物皆随缘法,半分勉强不得。那我们何不企盼心灵的安静,让他一切皆随自然,我心自得其乐?其实这样的想法,业已近乎于道教。
然而知足却并不是所有人皆能做到的事。现实中,我们看到不少人落得身败名裂,他们正是因为欲壑难填,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的。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,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说:要是他早点收手,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。是的,退一步阳光大道,进一步死路一条,但问题是,一旦受贪欲支配,又哪里会知足,哪里会收的住手呢?
有人说,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,岂能固步自封,困在知足这间狭小的屋子里?如果爱迪生知足了,他就不会在第一件发明问世后再去搞其它的东西;如果比尔?盖茨知足了,他就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哈佛直到毕业,也许现在只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。可是他们没有知足,所以才有今日之成就。有这样观点的人,其实没有看清楚知足的本质。从哲学的角度上讲,知足和更高的追求并不矛盾,实现了一个目标后,可以准备下一个,但不能在这
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更多,那就沦为了贪婪。事实上,知足才是最好的追逐动力。
这人庄子讲过一个支离疏的故事。南方出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,他相貌奇臭,脖子像丝瓜,脑袋像葫芦,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头项,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,背驼的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。
然而他却暗自庆幸,感谢上苍独钟与他。平日里替人缝衣洗服,簸米筛糠,足以糊口度日。而遇到大王打仗征兵或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,他便因长相奇丑而免了兵役和劳役。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,支离疏欣然前去领取三种小米和十捆粗柴,仍然不愁吃不愁穿。正应了开篇老子的那句话,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。
懂得满足并不是-无大志。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时今日,不去争,不去怨,不去嫉妒、伤害他人,乐观的生活,这样的人可能没有多大的权利,没有过多的金钱,但他们有一样东西是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没有的,那就是快乐!能够享受快乐,淡泊名利的人,才是在生活中大彻大悟的人。
有一首《不知足歌》曾广为流传,歌词是这样的:
终日茫茫只为饥,方得饱来便思衣。
衣食两般具丰足,房子又少美貌妻。
娶下娇妻并美妾,出入无轿少马骑。
骡马成群轿已备,田地不广用难支。
买得田园千万倾,又无官职被人欺。
七品五品犹嫌小,四品三品犹嫌低。
一品当朝为宰相,又想神仙对局棋。
种种妄想无止息,一棺长盖念方灰。
这首歌的作者最后说:不知足乃人间活地狱,活百年也无一刻之乐境,每日只生无限之愁叹!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望各位能做到知足常乐,享受永远之快乐!